未登录
文章
首页/文章/文章详情
「中西医之争」你挺谁,听听他来说
肺诊网
2021-06-17
13阅读


他是一名西医,同时也是一名中医。


无论类别,医者仁心,治病救人始终放在心头。面对中医治病的种种质疑,西医出生的寿伟臻教授会如何回应,破解大家的「误会猜疑」。


1982年,寿伟臻教授进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交大医学院)开始六年西医学习。1988年毕业后在上海第二肺科医院胸外科从事肺癌治疗。1995年调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胸外科。


2000年以中西医结合同等研究生学历的身份在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2004年参加了上海市高级中西学研修班学习,师从国医大师刘嘉湘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系统学习中医六年。


先前脑海中总会徘徊一个疑问,追溯过去,即可明了些许。


图片来源:肺诊网官方


中西医之争由来已久,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一类人肯定西医,也肯定中医;另一类人肯定西医,但否定中医。似乎没有肯定中医同时否定西医的,更没有否定两者的。显然,西医比中医有更高的认同性。


中医到底陷入怎么样的一种困境?未来该何去何从?听听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胸外科寿伟臻教授怎么说。


中医到底能不能看病

 先来听几个案例


案例一:中山医院老院长在《西学中,创中国新医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教授汤钊猷先生)讲到他91岁的老母亲「急性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考虑手术风险大,于是配合点滴在家针灸,一日两次,用针灸刺激足三里穴,留针20分钟,9天痊愈,再无复发。


案例二:高中同窗因受「少白头」困扰,前来请教如何治疗或调理,寿伟臻教授表示当时一头雾水,询问过中医老师后豁然开朗,根据个人体质配方六味地黄丸,两周疗程,半年同学会发现「黑发恢复」效果颇好。


接下来的一个案例是有关寿伟臻教授自己的,很少提起的一段经历,回忆起来却印象深刻,仿佛就在昨日发生。


案例三:1998年突然眼压升高30多,跑到上海五官科检查,当时医生诊断视野损失15%,如果考虑手术,效果不理想,建议先滴眼药水缓解。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用煎熬两字概括,再形容不过了,日常「听」电视,遇到敏感光源刺激会流泪,痛苦不堪。偶然结识一位眼科老教授,根据个人体质抓取中医成药来配制杞菊地黄丸,症状逐渐好转。2年后再次复查得「意外之喜」,先前15%视野缺失已恢复正常。




三个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啦,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绝学」,新冠疫情爆发时,中医「挺身而出」,一同站在疫情的最前线,所以中医是能看一部分病的!


(以上三个案例,因个人体质不同,谨遵医嘱)


如何看待中西医学

别用100年前的老眼光看待就行


西医对人体的研究历程是这样的,从解剖学水平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再到基因水平,呈逐渐精准化趋势,让人类疾病得到极大的控制,寿命不断延长。基因测序就是很好的例子。

注: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主要是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的全序列,从而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


随着精准医疗的逐步深入,基因测序已能提供患者的个体差异信息,为肿瘤的治疗提供相关指导。毫无疑问,在人类健康方面,西医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研究越往细分,出现的盲点越来越多,最后无法适从。



中医是中华名族数千年医学实践的产物,在当时西医未成为主流治疗的情况下,中医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做出过很大的贡献。相比西医,中医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疾病的诊断,精准化治疗、手术等方面。


谈及中西医实际疗效,具体原因具体分析,辩证看待为好。


此「脏腑」非彼「脏腑」

辩证看待


01  辩五脏(心肺脾肝肾)


 西 医
中 医 
相当于循环系统
心(心主神明,相当于大脑的功能也归结在内)
相当于消化系统
脾(脾主运化)中西医学「脾」概念完全不同
相当于呼吸系统

肝胆及某些激素的功能范畴

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


这边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所指的「五脏」相当于西医的「各个系统」,这边作为一个简单科普呈现在大家面前。



02  辩六腑(大肠、小肠、胃、膀胱、胆、三焦)


汉代张仲景所创立的一种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作为辩证纲领。


名称
对症中药药汤 
主要症状
太阳中风(普通感冒1)
桂枝汤
汗出、发热、恶风
太阳伤寒(普通感冒2)
麻黄汤
无汗、恶寒、身痛
少阳
小柴胡汤
口苦、喜呕、胸协苦满
阳明
白虎汤
烦渴欲饮、身热汗出、脉洪大
阳明
大承气汤(普外科常见)
不大便、腹满痛
太阴病
理中汤
呕吐、腹胀、饮食不振(脾胃系统问题)
少阴病
四逆汤
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心脏、肾脏疾病)
厥阴病
乌梅丸消渴
气上撞心,新中痛,呕吐下利


03 卫气营血辩证


清代叶天士创立的一种主要用于外感温热病(相当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辨证方法。它根据外感温热病邪侵袭人体后的病理特点以及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以卫分、气分、营分、血分作为辩证纲领,对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概括,以区分病程阶段。


拿新冠感染举例证明

(代表个人观点)


卫分
相当于普通的流感病,感染部位在上呼吸道(前期中医药物可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气分
感染病变到达肺部(病人发生高热反应)
营分
相当于西医的败血症(中医治疗相对有难度)
血分
相当于西医的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附跑道图片(中医治疗相对有难度)


卫分、气分、营分、血分间接表现疾病的递进模式,由普通感冒、肺炎、败血(细菌跑到血液中去)最后到弥漫性的凝血,最后两阶段中医治疗相对有难度,需要借助西医的呼吸机和相关药物。


中药不能消除肿瘤

主要是调动免疫细胞


a正气虚是导致肿瘤发生的前提
进而形成扶正培本治疗肿瘤的学术体系

中医的固本就是扶正气,从中医角度讲,固本非常重要,因为身体虚弱的患者肿瘤细胞非常容易繁殖生长,而身体强壮了免疫功能提高了,正气充足了,就能调动起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因此,中药就像「盾」,把肿瘤防在外面。


b肿瘤发生关键环节的阴阳、气虚、脏腑的平衡失调

因为失调导致正常的气、血、津液成为病理产物,气滞,血瘀,痰凝,毒聚,在体内某一部位积聚最终形成肿瘤。

有人问起:肺部结节可能是什么情况?寿伟臻教授表示,个人偏向痰凝可能性比较大。另外下文提及的「气顺痰之消」,所以保持良好情绪是一剂百搭良药,这话不假。

人的健康是以平衡为必要前提,这种平衡即包括食物平衡,心态平衡,脏腑功能平衡,失衡就容易生病,失衡越多,程度越高,到一定程度引起死亡。


治疗本身就是尽可能恢复人体的平衡状态。

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

是「抑制」而非「停止」


a 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
病灶只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一个表现。

肿瘤局部病机:气滞血瘀,痰凝毒聚。

肿瘤是衰老相关性疾病,衰老过程中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对出现的缺陷细胞的修复及处理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异常细胞未得到及时处理而发生癌变。从正常细胞发展到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大多经历「癌前病变」阶段,而从癌前病变发展到侵袭性肿瘤一般需要10年或者更长时间。

癌前病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可逆性。

举个例子,萎缩性的胃炎是一个胃癌的癌前病变,宫颈糜烂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慢性活动性肝炎是是肝癌的癌前病变,如果在早期能够重视并且有效护理,经过中医调理可抑制部分。

「叛变细胞」的普遍生长轨迹:正常—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侵袭性癌—转移。

前3个阶段10年~30年,中医治病(肿瘤)重点就在于抑制突变细胞从病变向癌症的发展。这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


西医所有的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

并不是癌前病变


 b 情志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灵兰要览》:“治结之法,理气为先。”
《丹溪心法》:“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外科正宗》:“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


情绪变化影响大脑神经中枢及下丘脑,导致某些神经内分泌递质的分泌异常,进而影响肿瘤的生长。临床发现有焦虑的肿瘤病人的死亡率比没有焦虑的肿瘤病人死亡率高出22%。

所以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不能一味只看客观指标,而忽视对人体主观意识对肿瘤治疗的影响。对情志的调节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大特色。

治病还是治人?

中医治疗坚持以人为本


对于一个医生而言,你是治疗肿瘤,还是治疗肿瘤病人?


我们是以消灭肿瘤为第一目标还是以病人生存为第一目标。这点非常重要,你的目标,对象不同,意味着治疗手段和方法不同。

「治病篇」

如果以治疗肿瘤作为终极目标,那么最大限度杀死肿瘤是一切治疗的根本目的。

所以化疗应该是持续不断的进行,直到将肿瘤杀光为止,赶尽杀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肿瘤细胞,防止死灰复燃。放疗应该是最大范围的照射,不留下一点死角。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作为肿瘤的宿主,人体能否承受?而且,可能许多不搞肿瘤的不知道肿瘤缩小并不等于病人生存期的延长。

「治人篇」

如果将治疗肿瘤病人作为我们的终极目标,身体的耐受度是我们首先考虑的,其次才是控制肿瘤增长的方法。

治疗肿瘤化疗、放疗,手术以期杀死肿瘤,如果人这个宿主倒了,那肿瘤的治疗有什么意义呢?要知道肿瘤细胞最初是我们人体的正常细胞,是因为人体的内在恶劣环境导致了正常细胞的变异。如果肿瘤静态生长,暂未出现转移,肿瘤指标在一段时间内未再升高,是否可以停止化疗?高血压、糖尿病可以伴人终身,肿瘤就不可以带瘤生存(处于静止期)?

孔子的「和」理念也可以用于医学,例如阴平阳秘的整体观、顺应自然的养生观、非战取胜的治疗观、扶正祛邪的康复观、与癌共存的控癌观,这些都是可以被我们用于医学的理念。

老子有句名言「知止可以不殆」,译为做事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要避免过犹不及的情况出现。现在西医中各种外科的超根治、加强化疗都淘汰了,就是因为过度治疗。老子言「柔弱胜刚强」,不一定要以硬碰硬,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以柔克刚。

重视肿瘤宿主

以人为本是关键


肿瘤研究要高度重视肿瘤的宿主——人体这个重要因素,这是目前西医肿瘤研究所欠缺的。

寿伟臻教授认为应该从治疗病人的肿瘤逐渐转向治疗肿瘤的病人。既要通过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控制肿瘤的无序生长,又要通过以人为本,考虑人体的承受力,加强人体这个宿主自我抑制肿瘤的能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兼顾双方(人体、肿瘤),以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中西医各有优势,却也优劣相依。西医模块化、碎片化、局限化、点对点线性思维是先天不足。人体并非像机器一样的标准化,因人而异,标准化只是相对而言。因此西医规范有余,却也灵活不足。肿瘤治疗需要指南,不局限于教条化的照抄。

中西医学自成体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终是必然。倡导借鉴西医先进技术,弘扬祖国传统医学,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造福百姓是最终要求。

「从医数十年,一些言论想法虽然称不上十全十美,但的确是个人经验观点和立场。我有幸在肺诊网平台上与大家分享,谢谢大家的阅读!」



我要评论
评论
确定
举报
恶意攻击
虚假宣传
确定
去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扫描关注二维码
关注肺诊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