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登录
文章
首页/文章/文章详情
切了一个又来一个癌,真要命!医生这番话没有几个人听过
肺诊网
2022-02-10
49阅读

有个患者跟我分享了其就诊经历,其实她这个肺结节情况不典型,临床上要求随访很正常。很庆幸的是,她选对了医生,也有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为了帮助更多人,今天把她的经历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 事情发生在去年,2021年。


女性患者,40岁。


刚40岁,才做完一个手术,又要安排手术,想想都很恐惧,毕竟癌这个东西真的不能马虎对待,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要了人命。 肯定不能放任不管。


医生给她认真看了去年做的片子,当然去年就发现了右上肺有磨玻璃结节,当时医生看的说是没事,随访就行,接着去上海做完宫颈癌手术,当时查的胸部CT,也告诉她关系不大。其实这很正常,磨玻璃结节良性概率还是更大,另外最先发现是无法定论的,从首次发现到现在也不过5个月。 医生问,一开始没有拍薄层CT?


没有,拍的是平扫。


平扫是5毫米的,相比之下,1毫米的薄层CT会更清楚,大家可能不明白,5毫米和1毫米区别在于,相当于隔5毫米给肺的横截面拍个照,如果病灶小,5毫米显然都捕捉不到影像,或者只有一个层面能见到。一般来说,薄层的片子更适合用来分析磨玻璃结节。


紧接着看了更加清晰的薄层CT,医生做出了相对清晰地诊断。这个磨玻璃结节很淡,隐隐约约能够看到血管穿行于病灶内,此外,病灶轮廓商清,瘤肺边界不清。


图:CT的层距越小,对于判断肺小结节的大小更精确


医生又说了,这个病灶我看了是不舒服的,与普通炎症是不像的,考虑恶性可能性大。建议再做个靶扫描


什么是肺部靶扫描技术?官方来讲,靶扫描能实现对径长5毫米以下的小结节进行“小视野、全方位”的影像采集,是一种高精度的早期肺癌发现探测手段。这是一项基于逻辑CT,通过人为干预,来找到病灶的技术。


利用肺部靶扫描技术,能够将病灶单独作为靶点进行扫描,让病灶的细节和周边关系显示得更清晰。换个接地气的说法,相当于在“放大镜下”重点看病灶。


患者听了医生的话,立刻做了靶扫描。


果然靶扫描下,病灶更清晰了。


在医生的仔细看片后,发现病灶除了有之前的征象外,还有明显浅分叶,血管进入病灶之外,其内还有点状高密度影,和患者说,这个考虑是新生或异常增粗血管,还有血管贴边。


病灶的恶性征象在放大镜下,无处可逃。


医生说从靶扫描的细节上看,此病灶基本判定是恶性的,最好也是微浸润,有很大可能是浸润性的了。


这样吧,我们再来看看靶重建的影像信息,放一百个心,不是让你再拍CT,靶重建不需要二次扫描,只需在原来CT基础上重建图像,再进行多种图像后处理重建即可,避免了再次辐射。


患者笑了笑,好的谢谢医生解释。


看肺结节真是一个脑力活,像俄罗斯套娃,一层又一层。患者压力很大。其实这些靶扫描、靶重建适用于进一步精准判断结节良恶性的,这个审视影像的过程有点磨人耐心,不过好坏好歹有个结论,总比一直战战兢兢的好。


靶重建果然不让人失望,很多病灶细节更清楚了。


医生说,现在这个影像能够清晰看到血管进入以及部分边缘似见毛刺,分叶征很明显,形态像一片带柄的树叶。


这种圆形或类圆形的病灶,聚拢性,分叶、毛刺、血管,以及内部有实性成分等等,浸润的概率很大。


奔溃了。


没办法,病只能继续看下去。


之后的一大段时间,与丈夫商量接下来的打算,因为宫颈才做了个手术,这下又是肺癌,真的很难接受。丈夫也只能不断安慰,先回来,找个时间我们再去医院。


这件事对于任何家庭来说,都不是一件小事。 


作为医生,患者来门诊或者网络上就诊,通过反复对比影像资料,告诉他们专业、客观的诊断意见,至于患者最后决定做不做手术,什么时候做,这都是医生干预不了的事。


听过很多身边事,有个不差钱的患者,肺上有结节,几乎跑遍全中国所有的医院,不断去各个专家口中得到诊疗意见。好,如果有一定风险或者焦虑就找个时间手术做掉,但即便有专家这么和他说了,因为有自己的想法认为再等等,于是不断从各省市三甲医院去证实自己的想法,有了这一幕。最后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找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专家,就一直在他那里看,否则像无头苍蝇一样,拖延浪费的是自己的金钱、时间和生命。


很欣慰,患者没有转院,在医生成立的医疗组下做了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部分切除术。


病理证实了之前的猜想和判断是对的,浸润性肺腺癌。


坏病灶终于切除了。


说到底,还是患者自己救了自己。


宫颈癌术后复查发现肺结节病灶,因为密度低、初始形态并不是很典型的,很容易被人忽略。少数心大的患者就放任不管了,或者医生想要进一步判断安排做其他检查,患者不配合等等。这些忽视型就医很常见。


从患者来说,从平扫→薄层→靶扫描→靶重建,认真看完的朋友应该能发现,每进一步的检查,对于医生来说,一步一步拥有了更清晰的细节影像,因为这样前面一些模糊的判断,从不同方向观察病灶细节,有些直接进行了确认,还发现了其他关键细节。


不管怎么说,患者的配合和理解,是对医生专业的认可,也是良好医患关系的表现。


在医生眼里,这些不仅仅是病人,更是一个人。医生有责任和义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尽最大能力做诊断。但是单向努力远远不及双向奔赴来的有效。对于患者的科普更是当务之急,现在很多医生入驻了平台,在这里相信医者初心是为了患者,从大众普遍接受的平台多角度健康科普,让大众多了解一些疾病知识,对于患者还是医生都是有帮助的。


现在随着科技进步,薄层之外,靶扫、重建、PETCT等,检查仪器越来越精细,还有人工智能AI辅助阅片机器的辅助运用,在医生的复核下,判断肺结节准确性更加可靠。


 科普小课堂 


人工智能辅助AI阅片机器,是核心科技的狠角色能够克服了人眼阅片容易受疲劳状态、视力等局限,通过智能的大数据综合计算,瞬间即可发现极其微小、隐蔽的异常影像,并作出“低中高危”判断。在现阶段,“AI”发现结节后,其结果仍需要人工进一步核实。


它,被业界称为“看肺结节从不‘走眼’”的神器。”


最关键是人工智能辅助AI阅片检查结果是准确的,被体检机构忽视的一个仅有5毫米的结节,也能给出危险评级:低危。肺诊网落地的各个视频中心,均有人工智能辅助AI阅片机器,当然AI的发现能力非人工可比,但确实在辅助医生判断上,帮了大忙。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结语:近日,苏城的雨水占有了窗台,铺满了石砖……随着雨水的凉意,慢慢浸入内心,久久盼望的春是不是该来了?

我要评论
评论
确定
举报
恶意攻击
虚假宣传
确定
去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扫描关注二维码
关注肺诊网微信公众号